• 总篇数 ()
  • 粉丝量 ()

济群法师:佛教并不消极 我们应当进取而不执著

  • 2019-03-05 20:57:15
  • 来源:凤凰网
  • 阅读量:447
  • 收藏:0
  • 被赞:0
  • 作者:

用手机看

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使用手机 二维码应用 扫描右侧二维码,您可以
1.在手机上细细品读~
2.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~
广告位置

摘要

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,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,因而不敢走近佛教,其实这是对佛教的误解。从世俗意义上说,进取心是好事;从佛教角度看,进取心同样被肯定。任何一个真正学佛的人,首先要建立一种崇高的目标,然后为实现目标不断努力。佛弟子在修行时都要发菩提心,正如四弘誓愿所说: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”而每个菩萨在因地修行时都曾经发过大愿,并为实现这些伟大愿望而精进不懈。进取与执著是什么关系呢?进取代表着人们有某种上进心,有某种向上的追求,比如学业、事业等。但我

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,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,因而不敢走近佛教,其实这是对佛教的误解。

从世俗意义上说,进取心是好事;从佛教角度看,进取心同样被肯定。

任何一个真正学佛的人,首先要建立一种崇高的目标,然后为实现目标不断努力。佛弟子在修行时都要发菩提心,正如四弘誓愿所说: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”而每个菩萨在因地修行时都曾经发过大愿,并为实现这些伟大愿望而精进不懈。

进取与执著是什么关系呢?

进取代表着人们有某种上进心,有某种向上的追求,比如学业、事业等。但我们在追求过程中,必然会介入自我,贴上我的标签,觉得我在追求。成就了,我很光彩;万一失败,就觉得我没面子。因为对我、对成就的执著和过分在乎,就会产生忧虑和焦躁。另外,我们对追求的事也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。而那些在乎的事,重要性就更被夸大了,一旦不能成功,会很痛苦。我们也会执著自己的经验方法,以为这才是通往成就的最佳模式,从而变得自以为是,不能采纳他人意见。甚至在做事中因为固执己见,产生对立冲突,使人活得很累。当然,我们也不能否认,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,这种执著也具有某些促进作用。

佛法的修行,是要我们进取而不执著。《金刚经》的名言是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:无所住,是没有执著;而生其心,是有进取心。经中讲到,菩萨要灭度无量无边众生,所谓“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湿生、若化生,若有色若无色,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,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”,这是说菩萨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烦恼,从轮回中觉醒,但心中不能执著于众生相,也不能觉得我在度众生,所谓“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。何以故?须菩提!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”。如果菩萨也像我们凡人一样,把所做的事看得很实在,觉得我在做事、我在度众生,就不是合格的菩萨。

但执著是凡人的习性,有进取心必然会伴随执著,有执著就会造成痛苦。想要进取而不为所累,就必须要有空性的智慧,认识到一切都是因缘所生。唯有这样,才能超越对现象的执著,心无所住,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不失自在。


转载请注明本网站 https://www.10yun.com/     谢谢~

如有不懂得,可到底部【给我留言】联系站长QQ~



  • 上一篇:

  • 下一篇:

微信扫一扫,看资讯
aaa

扫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“十云“关注
回复” 技术分享、职位、新闻、工作 “即可 查看 最新相关内容!
赶快扫一扫吧~

表羞涩嘛~喜欢就点我

0

分享吧~~:

祝给予赞赏的伙伴,2019年发大财!

相关阅读